胃肠炎急性期的饮食原则
补液优先,预防脱水
世界卫生组织(WHO)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(UNICEF)推荐使用口服补液盐(ORS)作为胃肠炎儿童的一线治疗方案,根据2025年《柳叶刀》发布的全球儿童腹泻病报告,ORS能有效降低脱水风险,尤其适用于轻中度脱水患儿。
补液建议:
- 每次呕吐或腹泻后补充50-100ml ORS(1岁以下婴儿适当减量)。
- 避免直接饮用高糖饮料(如果汁、碳酸饮料),以免加重腹泻。
短暂禁食后逐步恢复进食
传统观念认为需要长时间禁食,但美国儿科学会(AAP)指出,儿童胃肠炎应在呕吐缓解后4-6小时内开始尝试进食,长时间空腹可能延缓肠道修复。
适合的食物:
- BRAT饮食(香蕉Banana、米饭Rice、苹果泥Applesauce、吐司Toast):低纤维、低脂,易消化。
- 其他可选:燕麦粥、土豆泥、无乳糖配方奶(针对乳糖不耐受儿童)。
恢复期推荐食物与禁忌
推荐食物清单
根据中国营养学会《儿童腹泻病营养管理专家共识》(2025年),以下食物有助于肠道修复:
食物类别 | 具体推荐 | 作用 |
---|---|---|
碳水化合物 | 白粥、软面条、馒头 | 提供能量,减少肠道负担 |
低纤维蔬菜 | 胡萝卜泥、南瓜泥 | 补充维生素,促进黏膜修复 |
优质蛋白质 | 蒸蛋羹、嫩豆腐、鸡胸肉泥 | 修复组织,避免高脂烹饪方式 |
益生菌食物 | 无糖酸奶(含双歧杆菌、乳酸菌) | 调节肠道菌群(需避开急性呕吐期) |
需避免的食物
- 高糖食物:糖果、含糖饮料(加剧渗透性腹泻)。
- 高脂食物:油炸食品、肥肉(加重消化负担)。
- 高纤维食物:全麦面包、芹菜(刺激肠道蠕动)。
- 乳制品(急性期):普通牛奶可能加重乳糖不耐受症状。
最新研究支持的食疗方案
锌补充的重要性
WHO建议,腹泻儿童每日补充10-20mg锌(连续10-14天),可缩短病程并降低复发率,2025年一项发表于《儿科研究》的Meta分析显示,锌补充能使发展中国家儿童腹泻持续时间减少约25%。
富含锌的食物:
- 瘦肉末(如猪肉、牛肉)
- 牡蛎(需确保新鲜,煮熟后少量食用)
益生菌的选用
欧洲儿科胃肠病学协会(ESPGHAN)指出,特定菌株(如鼠李糖乳杆菌GG株、布拉氏酵母菌)可减少腹泻持续时间,家长应选择临床验证的产品,避免盲目使用保健品。
分年龄段饮食调整
婴儿(<1岁)
- 母乳喂养:继续哺乳,增加喂养频率。
- 配方奶喂养: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(咨询医生)。
- 已添加辅食:暂停新辅食,优先米汤、胡萝卜泥。
幼儿(1-3岁)
- 少量多餐(每2-3小时一次),避免强迫进食。
- 推荐食谱:软烂面条+蒸南瓜+苹果泥。
学龄儿童(>3岁)
- 可尝试清淡的米饭、馒头、清蒸鱼。
- 避免学校提供的油炸食品或冷饮。
权威数据:全球儿童胃肠炎饮食管理对比
根据2025年全球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《儿童急性胃肠炎管理指南》,不同地区的饮食建议存在差异,但核心原则一致:
国家/组织 | 补液方案 | 饮食建议重点 |
---|---|---|
WHO | 强调ORS使用 | 早期恢复进食,避免高糖饮食 |
美国AAP | ORS+母乳/配方奶 | 推荐BRAT饮食,48小时内恢复正常饮食 |
欧洲ESPGHAN | ORS+锌补充 | 重视益生菌和低脂蛋白摄入 |